http://www.cloudgate.org.tw/cg/cgnews/news.php?id=165
蟬聲.氣韻.屋漏痕
林懷民原創性最高的作品「狂草」 世界首演
「歌劇魅影」與「柏林愛樂」壓境下 十場票房已逾八成五
林懷民新作「狂草」,十一月十九日起在國家戲劇院一連演出十場,在「歌劇魅影」與「柏林愛樂交響樂團」壓境,本國團隊票房低迷的景況下,已竄上八成五的高票房,本週末票券已售罄,欲購其他場次的觀眾仍需從速。
「狂草」是雲門近年來原創性最高的作品。書法說歸到底,是有機的水墨紙筆與自由自在的運氣。許多書法家更認為渾然天成的「屋漏痕」是書法的最高境界。取法自然,著重氣的流動,便成為林懷民創作的最高法則。除了用心尋找新的舞蹈語彙,雲門為舞台裝置造紙,更以自然界的聲響譜作音樂,一切從零開始。
在舞作編創前,林懷民讓歷經靜坐、太極導引、拳術、書法等中國傳統訓練的雲門舞者,用五個禮拜的時間即興,找出氣韻流動,兼俱粗獷與纖細之美的動作。除了李靜君,王維銘,周章佞,楊儀君,溫璟靜等雲門老將,新生代舞者如蔡銘元,黃珮華,王立翊,沈怡彣,也有令人眼亮擊節的表現。林懷民甚至說,「狂草」只是個藉口,讓他呈現傑出的雲門舞者。
「狂草」的音樂,雲門特別邀請作曲家及錄音大師沈聖德,與雲門音樂總監梁春美共同創作。今年春天,林懷民在清邁一所寺廟裡,聽到一片清脆的蟬聲,返台後,請沈聖德赴泰之便錄了下來,因而決定了音樂以自然界聲響為素材的走向:風聲,雨聲,滴水聲,浪濤,蟬聲和牛鈴聲,以及質樸的樂器,交織出十分有機的音樂,以流動的氣勢和舞者吐納聲,形成動人的對話。
「屋漏痕」的意象更在舞台設計上充分落實。一般宣紙吊在舞台上,只能呈現直線的墨痕,無法曲折蜿蜒。為此,雲門造紙。埔里中日特種紙廠用十個月,特別研發「雲門舞紙」,成為「狂草」唯一的佈景。雲門也委託工研院化工所,為「狂草」研發粗糙的墨汁。演出中,觀眾將目睹墨汁在七張十公尺長的巨幅雲門舞紙上漫流,從墨黑到霧白,如同「屋漏痕」的墨跡,用七十分鐘成就一幅幅精彩的「墨舞」。張贊桃以背光把舞紙打得層次分明,墨分五色的墨跡,呼應身穿王世信設計的黑衫舞者虛實互動的精力。
舞台上長十公尺,寬一百三十五公分的「墨舞」,每幅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。本月初,雲門與全球最大的拍賣網eBay合作拍賣排練用五公尺長的「墨舞」。歷經十天一百二十二次出價,上週五(十一月十一日)以新台幣89,388元結標,所得捐贈雲門舞集基金會。雲門也將在「狂草」演出期間,推出「捐款雲門,珍藏舞紙」的活動,捐款超過十萬元者,即可擁有一幅狂草「墨舞」。
今天晚上7:30在中正紀念堂戶外公演,是我第一次現場欣賞雲門舞集,很開心~之前有小小的研究過"九歌"這齣劇.不僅看了劇+書+CD,好認真.所以對雲門舞劇這門很難懂的藝術,有一點點的認識,總之林懷民老師也說,不懂沒關係,欣賞它就好了. 林老師說的!!
我們約6點多抵達,人群也聚集8~9成,於是舞台前的位置早已塞爆,於是我們就坐在大營幕前方,每個人都得席地而坐,此時地板還是熱呼呼的...但還在可接受範圍.滿心的期待開場!!
右方的晚霞射出輕柔婉約的光束,真美!!
開場前,台上的舞蹈老師帶著3萬人做伸展操,雙手高舉.左右擺盪.閉目感受夏夜的晚風,突然覺得我們好像異教徒的集會... 這場劇70分鐘,因為地板依舊是熱呼呼,實在不耐久坐,但偶爾專注台上的舞者,還是覺得這個晚上挺不賴的!阿虎說有不小心對著營幕打睏睡,我也有一度快睡覺,但大致上還是瞭解舞台想表達的. 就是書法的意境囉~~~